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:综合教育202412
录入者:zhangyp 人气指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5日
主题 | 篇名 | 责任者 | 刊名 | 刊期 | 页码 |
教育理论 | 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 | 本刊编辑部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11 |
教育理论 |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的几点思考 | 吴晓云 韩露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12 |
教育理论 | 沿着光辉足迹铸魂育人的正定实践 | 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教育局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17 |
教育理论 | 践行总书记嘱托 在学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|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20 |
教育理论 | 牢记嘱托担使命 赓续基因铸英才 | 牛震云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24 |
教育理论 | 共创“近邻”校本文化 跟着总书记涵养家国情怀 | 吕珈臻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27 |
教育理论 |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| 倪闽景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1 |
教育理论 | 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大先生 | 郝厚军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6 |
教育理论 | “技术化”洪流面前 学校、教师要保持自己的方向感 | 徐吉志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31 |
教育理论 | 构建从公平奠基到优质引领的基础教育新格局 | 舒培冬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37 |
教育理论 | “兵”分三路聚基点 扩优提质正东风 | 张永安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39 |
教育理论 | 美育浸润行动的内在逻辑 | 史红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41 |
教育理论 | 在“浸润”中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| 江涌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45 |
教育理论 | 多层多维搭建教师美育素养提升“立交桥” | 陈爽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48 |
教育理论 | 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| 叶飞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51 |
教育理论 |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| 薛海平 胡晓晴 苏丹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55 |
教育理论 |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:行动方略与实践探索 | 本刊编辑部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6 |
教育理论 | 瞄准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| 熊璋 张洁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7 |
教育理论 | 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思路与探索 | 冯洪荣 詹伟华 王振强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17 |
教育理论 | 打造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培育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| 胡正勇 李元博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21 |
教育理论 | “融慧”教育矩阵中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 | 李玲 韩瑾 夏满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23 |
教育理论 | 尊师惠师让教师更有获得感 | 操太圣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1 |
教育理论 | 再谈家校合作的边界 | 程路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27 |
教育理论 | 准确认识与界定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 | 王世洲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33 |
教育理论 | 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| 周静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39 |
教育理论 | 推进基础教育普惠、公益、优质、均衡发展 | 刘青川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41 |
教育理论 | 努力夯实教育强区基点 推进扩优提质行动走深走实 | 马丽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43 |
教育理论 | 扎根中国.融通中外:校园排舞育人的创新实践 | 连仁都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69 |
教育理论 | 尊重稚美天性 成就美好童年 | 郑少华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70 |
教育理论 | 加强人工智能教育:探索学用结合的实施路径 | 李锋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1 |
教育理论 | 学生心理问题早期识别的四个评估维度 | 戴翕昀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20 |
教育理论 |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| 陈肇新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3 |
教育理论 | 习近平文化思想“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”的实践理路——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 | 张昊楠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15 |
教育理论 | 中国教育现代化话语国际传播的认识论挑战与突围 | 赵伟黎 郑云丹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32 |
教育理论 | 大变革时代重估同理心的育人价值 | 李红恩 张良 王克志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47 |
教育理论 |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路向前瞻:第五代教育评价 | 朱德全 曹渡帆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58 |
教育理论 | 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表现性评价:机制、结构与策略 | 毛玮洁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74 |
教育理论 | 以高质量循证实践答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问 | 朱旭东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1 |
教育理论 | 印象周杰:捧一颗火种,播一路火种 | 谢建华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5 |
教育理论 | 循证教育治理的内涵特征、路径机制与推进策略 | 徐淼 汪佳成 宋萑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9 |
教育理论 | 循证教育实践中如何科学评估与使用证据? | 朱志勇 钟筱雨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15 |
教育理论 | 如何推进基于科学证据的学校改进 | 姚继军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21 |
教育理论 | “情境性迭代”:循证课堂教学改进模式的实践探索 | 汤博闻 孙芫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25 |
教育理论 | 中小学如何落实教育强国建设五大任务 | 高莉 褚宏启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29 |
教育理论 | 学校全过程民主管理的民主协商及其推进方式 | 张宇 蔡晓东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32 |
教育理论 | 简明·生动·有效: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探索 | 王学成 赵彩霞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49 |
教育理论 |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探索 | 徐冬青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52 |
教育理论 | 让学生站在数字化的肩膀上面向未来 | 蔡小雄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59 |
教育理论 | 警惕教育的“贪婪” | 成尚荣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60 |
教育理论 |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落实 | 史威 张静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1 |
教育理论 | 系统分析模式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政策研究 | 曾凡婷 张振改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7 |
教育理论 | 传承和弘扬叶圣陶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| 朱永新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4 |
教育理论 | 传承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 推动新时代教育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| 邬书林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8 |
学校管理 |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演进、实践进展与特色模式 | 李璐 冯洪荣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60 |
学校管理 |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与校长有效沟通的路径探索 | 王新 叶莉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65 |
学校管理 | 教育家精神: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航标 | 仓定志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52 |
学校管理 | 一项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:教育科研的实践与反思 | 徐锦生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55 |
学校管理 | 新世纪以来的校长职业形象陈呈现:期刊报道视角的分析 | 杨晓梦 谢珊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39 |
学校管理 | 网格化·微案例:筑牢校园安全的“铜墙铁壁” | 孙旭浓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43 |
学校管理 | 国家课程方案校本转化中学校的角色与实现 | 杨莹莹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13 |
学校管理 | 中小学拔尖人才早期培养问题研究 | 张善超 熊乐天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18 |
教学教研 | 一体两翼 贯通发展 | 毛强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69 |
教学教研 | 资源共享 科教融合 提升科学教育质量 | 杨凌英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72 |
教学教研 | “能力一习惯一品格”: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实践路径探析 | 时悦琪 杨俊瑶 | 人民教育 | 2024.23 | 75 |
教学教研 | 美育浸润与学科教学关系的创构 | 胡泊 冯兰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45 |
教学教研 | 小学臻美数学工作坊的实践探索及跨学科辐射力 | 罗建华 赵伶俐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49 |
教学教研 | 以“元思课堂”撬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| 鲁周超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59 |
教学教研 |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的实施策略 | 左霞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62 |
教学教研 | 馆校协同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| 郭菲烟 郑元柳 米高磊 | 人民教育 | 2024.24 | 66 |
教学教研 | “教—学—评”一致性的回归、突破与重构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4 | |
教学教研 | “教一学—评”一致性不应异化为“教一学—考”一致性 | 周序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5 |
教学教研 | 英语学科“教一学一评”一体化: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 | 林才回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8 |
教学教研 | 课程论视域下《乡土中国》“教—学—评”一致性的实践策略研究 | 兰芳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13 |
教学教研 | 探索数字教育赋能“教—学—评”一体化的路径í蒋艳秋——以《诚实守信》的教学为例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17 | |
教学教研 | 中学思政课建设“内涵式发展”的逻辑理路 | 杨小霞 陈镇城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23 |
教学教研 | 厦门第六中学“音乐思政”党建品牌的创新与实践 | 吴丹玲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29 |
教学教研 | “四维进阶模型”:初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一体化教学 | 宫英杰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32 |
教学教研 | 逻辑筑基,文献固本——以数学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水平提升 | 朱丹红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35 |
教学教研 | 让“五育融合”评价体系赋能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——以“从碳基生命走向硅基生命”项目化学习评价为例 | 江合佩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39 |
教学教研 | 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教学建议 | 张献臣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43 |
教学教研 |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,体现学科育人价值——初中数学新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考 | 邱柠 王翠巧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49 |
教学教研 | 聚焦课例研究,改进教学实践——“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课堂模式研究”小课题实践 | 纪莉莉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53 |
教学教研 | 高中历史跨学科学习的适用场景与方向把握 | 杨琦蕙 徐波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56 |
教学教研 | 差异教学:展现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等 | 福建教育 | 2024.12 | 64 | |
教学教研 | 数学词汇重要吗?——数学词汇在一般认知能力与不同数学任务表现间的中介作用 | 柳笛 曾滢颖 陈馨蕾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148 |
教学教研 | “教研员在场”式校本研修:构建教师研训新样态 | 吴蔚然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35 |
教学教研 | 初中英语多语篇阅读板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| 杨平平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37 |
教学教研 | 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| 崔现龙 李富霞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41 |
教学教研 |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三向度 | 谢俊杰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45 |
教学教研 | 初中语文教材“修订本”新增篇目分析 | 梁俊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49 |
教学教研 | 初中数学新教材“点-线-面-体”思维进阶教学重构 | 张亚峰 葛余常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53 |
教学教研 |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文化自信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| 吴冰玉 卢天宇 张奕辰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58 |
教学教研 | 高考制度的权利保障与边界限制 | 覃创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62 |
教学教研 | 高考语文命题材料主题样态研究 | 涂韶华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67 |
教学教研 | 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政策与实践的对话 | 张春莉 廖佳怡 安凯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0 |
教学教研 | 学科实践活动“行动化”:问题表征与解决对策 | 张光陆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7 |
教学教研 | 我国教学论教材中“中国经验”的迷失与回归 | 张增田 郝媛媛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23 |
教学教研 | 中小学教材图式系统的本质特征、认知荷载与功能实现 | 马晓华 郭元祥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31 |
教学教研 |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“落地”:评价方法的偏误与澄清 | 王洪席 杨洋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39 |
教学教研 | 中小学增值评价的价值向度和实践路径 | 张晋 马飞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47 |
教学教研 | 统编教材建构国家形象的三重维度与实践进路 | 袁永强 刘艺琨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55 |
教学教研 |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三个着力点 | 王本华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64 |
教学教研 | 统编教材道德叙事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向——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例 | 罗燕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72 |
教学教研 | 重论“预设——生成”课堂模式——以语文教学为例 | 程翔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79 |
教学教研 | “走读思政”:内涵、特征及价值意蕴 | 李臣之 汝凡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87 |
教学教研 |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究 | 邵光华 蒲艺航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94 |
教学教研 |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“提出问题”: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| 陈婷 谢升梅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02 |
教学教研 | 数学教科书弧度制引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析 | 康玥媛 王光明 史宁中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09 |
教学教研 | 从知识到思维:教学衔接的进阶思考 | 徐瑞璟 李春密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15 |
教学教研 | 我国科技新成就融入课堂教学的探讨 | 杜明荣 魏靖尧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23 |
教学教研 | 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小学健康教育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与建议 | 吴慧云 朱桂因 胡滨等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29 |
教学教研 | 中小学语文教材发展20年:回顾与展望 | 刘宸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46 |
班主任工作 | “光影”为媒:赋能学生的美好成长 | 郭善峰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56 |
班主任工作 | 课堂纪律观由传统到理想的三重境界演进 | 陈丹琴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32 |
教师成长 | 潜移默化中的挣扎与成长——学校习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| 汪明帅 胡文静 秦冰凌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89 |
教师成长 | 社会支持如何影响乡村教师离职倾向:基于序列中介效应的分析 | 朱守信 程天君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104 |
教师成长 | 成就每个人:在协作教研中发展教师的教学法领导力 | 杨春芳 | 中小学管理 | 2024.12 | 46 |
教师成长 | 教师心理健康区域支持的载体设计与路径创新 | 蔡迎春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23 |
教师成长 | 基于归纳研究法的教师教学经验概念化实践 | 覃千钟 闫亦婷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27 |
教师成长 | 论教师的学科专业属性——九要素四层级理论模型建构 | 朱旭东 欧阳修俊 张军 | 课程·教材·教法 | 2024.12 | 138 |
比较教育 |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欧盟镜鉴与中国路径 | 李宝庆 刘栓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121 |
比较教育 | 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UNESCO健康福祉教育战略 | 崔西孟 沈晓敏 | 全球教育展望 | 2024.12 | 135 |
比较教育 | 美国“安全和成功学校框架”探析及启示 | 李汉学 倪奥华 | 教学与管理 | 2024.12 | 71 |